过度肥胖对人体有多种危害,这一点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相信很多人的看法也是这样。从小就有人跟我们说,不能太胖,胖了对心脏不好,对肝脏不好,还会增加骨骼和血管压力,甚至会影响呼吸越来越丑。可是,有一项研究却发现,肥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癌症面前,它甚至能提高你的存活率,这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三年的跟踪研究,包括肥胖者、超重者、正常者,结果发现,肥胖者比另外两种体型的人存活率更高。这一结果显然和我们的认知相反,所以,也被称为肥胖悖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研究人员解释说,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要给予大量化疗药物,肥胖的人耐药性和承受能力比瘦弱的人更强,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更禁得住折腾,这可能是脂肪的功劳。
在平时看起来多余的脂肪,这个时候反而成为了保护人体的一种因素,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以这次的受试者为例,BMI指数大于28的人比BMI指数在18-24之间的人存活率高出29%。这次的研究或许能给我们启示,肥胖不一定都是坏事,或许以后可以用它来预测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但是,这不代表人们就可以随意给自己增加体重,需知道,这种特殊情况只存在于少数癌症中,对于大多数癌症和疾病来说,肥胖依然是一个危险因素,最好将BMI指数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比较好。
BMI指数范围,参考一下,看看你是胖还是瘦
小于18.5 偏瘦
18.5-23.9正常
24-27.9 超重
大于28肥胖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除以身高 (m)的平方
示例:体重60kg,身高1.6m,BMI指数为23.4,这个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要注意,再胖下去就要到超重范围。如果体重75kg,身高1.6m,这个身材就属于肥胖了,建议减肥!
其实,关于胖瘦的问题,还要根据年龄不同来讨论
在40岁之前,身材匀称体重在健康范围内,不管是对血管还是对骨骼都是有利的,如果太胖可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而太瘦又可能增加骨折、贫血概率。但是到了55岁以后,体重保持在24-27.9之间是比较健康的,他们的预期寿命、抗病能力都会比偏瘦、正常体重的人要高。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身边也遇到过一些精瘦的老人,经常炫耀自己身体好,从健康角度来看,到老来真的是瘦比胖好吗?我看不见得。
从肌肉含量来说,50岁以后少了15%,70岁以后少了30%,在肌肉减少的同时,也是力量和脂肪的流失,皮肤紧紧贴在身上,就像“皮包骨”,看起来面黄肌瘦,实在和健康不靠边,与此同时四肢无力、骨折、关节疼痛等毛病也会一一找上门来。
所以,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体重下降很快,不应该沾沾自喜,而是应该考虑是不是要适当进补了,太瘦可不是一件好事。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肌肉含量少,可能会增加心梗和房颤风险,太瘦的老年人心梗风险会增加4倍,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有胸痛、头晕、憋闷、牙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为啥胖子比瘦子活得更久?
身材微胖的老年人,体内有更多的营养储备,不容易缺乏营养素,激素水平、循环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他们肌肉力量、反应能力、抗摔能力较好,就算跌倒了、生病了,对内脏的损伤也比较小。再者还能说明一点,肥胖是因为吃得好所以才胖,老年人不怕吃得多,就怕没有胃口吃得少,食物是能量来源,若是进食减少营养吸收不好,那么连最基本的运转都无法维持,更不要提做家务、运动跑步、去旅游了。
老年人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能一味追求瘦,更不能为了瘦每天清汤寡水不吃肉,一个人的胖瘦和多个方面有关系,不是光靠饮食这一点就能做到。正确的饮食应该保证营养均衡,搭配多种蔬菜和肉类,吃得好了,抗病能力才会好。
当然,这不是对肥胖者的夸奖,若是脂肪都集中在腹部,就要注意了,这属于腹型肥胖,对心脏、肝脏、血糖影响很大,要尽快减肥。平时自己在家可以测量,发现肚子凸起很多,腹围大于90厘米(男性)就说明太胖了,减掉一点脂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