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连接西方的一条贸易通道,它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桥梁。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通常指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也可以囊括到丝绸之路的范畴。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广州、泉州为中心。对于广州的历史多数人东冉雨欣。这里来聊聊泉州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4世纪中期到6世纪晚期,中国出现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南朝统治的南方受战争破坏较轻,北方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就在这时有了发展。唐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比较繁荣。于是南方的广州、扬州、泉州等地相继开为较大的对外贸易港。唐王朝还特在泉州设录事参军、掌出使导赞,办理接待外宾等事务。这时,亚洲若干国家有许多人前来贸易、传教并侨居泉州。
五代时,北方混战,人口大批率下,居晋江之滨。泉州在这时的经济也出现了新局面。冶炼陶瓷以及绢丝生产都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这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南宋时期,中原赵宋政权南迁,由于战争频繁,西北陆路交通阻断,黄河又经常溃决,迫使南宋政府不得不发展华南的经济和对外贸易。随着南方的偏安,不少中原劳动人民南迁也为泉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添了劳动力和技术力量。当时广州,泉州、明州(宁波)和杭州便成为宋时海外交通贸易的主要港口。南宋政府在泉州专门设立市舶司、来远驿等官方机构,管理和推动对外友好往来。
后渚港在泉州湾的西北部,背山面海。北接洛阳海,南临晋江下游出海处。港道深,海岸曲折,利于海船的停泊和避风。距泉州市仅十公里左右,是一个水陆交通方便的天然良港。由洛阳江、晋江两河流域及广阔的泉州平原,都盛产粮食和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
丝绸之路起点最鼎盛时期有多繁华
那时泉州的后渚港不但是海防要地,而且是南宋时离首都临安较近的一个对外大贸易港。摇摇欲坠的宋王朝把泉州的海外贸易作为封建国家的一笔重要收入。当时,泉州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甚至超越广州而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泉州港的收入占到了国库收入的10%以上。
不但有大批泉州商人远航国外,而占城、交趾、真腊、、细兰以及非洲东部沿海国家等都和泉州有贸易关系和文化来往。
随着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古泉州的经济出现了非常繁荣的局面。茶叶和制糖生产发展很快,安溪、永春等地的冶铁、冶银和陶瓷技术更加精美,泉州的青咨器和丝织品已成为东南亚及非洲最喜爱的商品。
由于海外贸易及交流的需要,泉州所造的大海船驰名于世界。1973年,考古队在泉州后渚港二米多深处的海泥中发掘的一艘木造海船,船身残长24.2 米,有十三个船舱,估计载重量可达二百吨左右。船舱内有香料木、槟榔、胡椒、玳瑁、乳香、朱砂、水银等,还有多数为宋代的铜钱以及瓷器和象棋子等。经鉴定,它是我国南宋福建造的远洋货船。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
元时,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继续发展。元朝沿宋制在泉州设“市舶司”,鼓励中外通商贸易。亚、非数十国家和地区的商船云集泉州港。他们运来香料木、胡椒、玳瑁、犀角等,而从泉州港运出瓷器、金、银、铜、铁以及丝织品等。那时的古泉州港被誉为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大港。此外,这里还是元朝延经常接待外交人员和使臣出入的地方。
由于外国人来泉州经商、游历和传教的多达“数以万计”,这时有大批阿拉伯、波斯、东南亚等国人民聚居于城南至法石一带。
16世纪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主义者控制东南亚海上交通,入侵我国沿海进行掠夺,泉州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清初实行“海禁”政策,鸦片战争后,又有厦门、上海、宁波的开港等,再加上港口淤塞日趋严重而无法通航,泉州港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趋下降终至没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