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姓氏文化”一直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而中国的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文化故事,都能溯源找到到他的祖宗。其中,“安姓”十分特殊。
相传安姓的祖先是外国人,他们是中国最早的“移民”之一。
安氏的古早起源:黄帝曾孙建立的古安息国
据传,安姓的祖辈是2000多年前移民进入中国的。
来到中国定居后,他们为了怀念故土,给自己取“安”为姓氏,和中原本土人通婚后,族人数量不断增加。
历经多年的繁衍生息,“安姓”已经是一个大姓了。
在中国的姓氏典籍《百家姓》中,第79名就记载了“安姓”。这个排名在上百个姓氏中,可以说的得上是很靠前的了。
这足以说明,在《百家姓》编撰初期,“安姓”已经是数量庞大的氏族了。
在中国千年历史中,安姓也留下了不少名人。
比如汉朝时期的佛法大家安世高,五代十国时期做到了某军节度使的安光邺和安重荣,他们都在历史洪流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就连现在,也有不少安姓后人,比如娱乐明星安以轩。
根据旧版《百家姓》记载,安姓来自于安息国。
这个安息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应该在伊朗境内,距离中国大约有4000多公里。
很难想象,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安息国先民们是历经了怎样的艰难困苦才到达的中国。
当时的安息国,在非常遥远的中亚地区,他们的政权也是封建制王朝,他们的王家后人对外都统称为“安帕提亚氏”。
那时候的安息帝国还比较昌盛,他们和当时还不够强大的罗马帝国比邻而居,也是当时的经济贸易中心,国家繁荣,国力强盛,是当时的亚欧四大强国之一。
要说这个安息国,在中国的记载中也是有的。如果严谨说来,古安国的祖先还是中国先民。
在中国的上古传说中,黄帝将自己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了更有领导才能的孙子——颛顼。
颛顼也生了很多孩子,他的第二个孩子,名字叫“安”。颛顼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所以当他刚当上部落首领,他就给安分封了一块地,让“安”独自管理。
安的封地是一个叫“西戎”的地方,受封后的安就在封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安息国。
所以,严格意义上,安息国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曾孙建立的。后面安息国人重返中原定居,也算得上是重归故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知名人物和安息国有着“独特”的缘分。
古安息国与中原的第一次交往
要说古安息国和中原的“建交”,还得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
当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时候,在去往罗马帝国的路上,就先到达了古安息国。
后来张骞回去述职时,是这么禀报汉武帝的:“在西域有一个大国,名字叫安息,有大大小小的城镇几百座,其管辖的地域面积有几千公里,是一个人口国。”
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外贸易工作,汉武帝马上派遣汉朝使者,前往安息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开展贸易商业活动。
安息国皇帝非常重视汉朝使臣的到来。
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和遥远的东方古国建立友好的互惠关系,所以当汉朝的使者到达安息国后,受到了非常高规格的接待。
史书明确记载,“安息国王命令数万名骑兵在边境迎接,一路护送进城。”
汉朝使臣返回的时候,带了很多古安息国的土特产。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而愉快的建交,两国开始了正式的贸易往来,中原文化也在这些贸易中逐渐传入了安息国。
安息国和汉朝有了第一次外交,后面就进行了频繁的经济往来,很多中原物品和书籍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了安息国。
这些来自遥远的东方物品,受到了皇室和贵族们的热烈追捧。安息国内迅速掀起了一股“东方热”。
皇室和贵族们时常把玩汉朝的商品,同时,他们也对开始学习汉字,研读汉家典籍。
于此同时,在中原大地上,佛教已经传入,并得到了兴盛发展。
东汉时期,佛教已经非常兴盛,皇室和民间都非常信佛,根据记载,东汉明帝曾经做梦梦到过金身罗汉,于是他下令全国搜寻佛经。
那时,官方是非常支持佛教的传播的,于是民间也兴起了大大小小的佛堂,佛经也被人争相传抄。这些被抄送的佛经就随着丝绸之路,逐渐被带往了途径的国家。
本就喜爱汉家典籍的安息国民众也因为往来的商人得以接触到佛经。很快,他们就被佛教文化吸引了。
渐渐地,在安息国贵族中有人购买佛像并在家中进行供奉。也开始学着汉人进行佛经吟诵和传抄。
像最初的东方商品一样,在安息国境内,佛教也开始了有发展。
至于为什么要提这么多关于佛教的事情呢,主要是因为,最开始安息国人想要到中原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研读佛家经典。
安息国太子安清的“朝圣”,定居中原
安息国有一位太子,名字叫“安清”。安清自小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认读汉字和研读汉家典籍了。
当佛教传入安息国时,他很快成为了佛家的忠实信仰者。
当时,安息国的国内政治环境并不稳定。安清王子刚好又想全身心侍奉佛祖,于是他决定退位让贤,辞掉太子之位,安心当起了佛子。
但是,当时安息国对于佛家经典的研究非常有限,安清很难在安息国进一步学习佛家经典。
安清是一个有决断力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要想在佛学上进一步学习,必须离开安息国。
于是,他带领着一些随侍,辞别了父母和国人,想着自己心目中的“圣地”出发了。
经过了几番波折,天不负有心人,他们一行终于来到了中原大地。
这里佛教特别兴盛,佛家经典多如牛毛,佛学研究也得到了充足的支持与发展。
安清在这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他每日研读佛学经典,终成有名的佛家大师,随他而来的随侍们也和当地的女孩结婚,过上了普通的生活。
然而,就在安息前太子在中原过着好日子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安息国日子却并不好过。
安息国的邻居罗马帝国已经开始展示他的野蛮,周边很多小国被罗马帝国灭亡。安息帝国已经和罗马帝国较量过多次,战火也起了多次。
安息国民众饱受战争的残酷,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根据贸易商人的信息,不少安息国人想起了前安息太子,他们决定携家带口,前往中原投奔前太子。
于是,一个约2000多人的队伍出发了,他们同样经过了多方波折,终于来到了前太子所在的城市。
当时中国的户籍管理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这群远道而来的移民者很快定居下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很快找打了谋生了手段。
于是,这2000多人逐渐和当地人通婚,他们自称“安帕提亚氏”。
但是中国的姓氏一般是单字的,复姓都比较少。于是渐渐的,他们的姓氏慢慢变成了“安”。随着这2000多人的繁衍生息,越来越多“安姓族人”出现。
据记载,在宋朝的时候,姓安的人已经超过10万了。到了现在,姓安的人,全国目前已经将近200万人了。
这些经过几代繁衍的本土中国人,在身形外貌上还能看到一些“外国人”的影子。
比如,有的人的头发会比较卷曲,有的人的五官会比较深刻,有的人身高会较同龄人“魁梧”……这些略带异域风情的特征,都是他们先辈是“国外移民”的证据。